风采展示

风采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风采展示 -> 正文

以样板支部创建助力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4-12 浏览量: 编辑:樊航旭

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党建统领下充分发挥党组织主体作用,筑牢基层磐石,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于2019年荣获“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入围浙江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对象和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于2022年成功通过验收。在学校党委支持下,2022年12月学院由直属党支部升格为二级党委,积极融入学校“大思政”格局,持续推进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工作思路

培育创建以来,直属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扣双创工作指南,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落实“七个有力”重点任务,形成“四个一”建设成果,打造“望道行”特色党建+品牌,凝练深化“三个建设”,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持续推进“三个融合”,即思政教学与思政工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线上与线下融合;激励加强“三个争先”,即教改先锋、育人先锋、服务先锋的特色做法,努力创建队伍优秀、机制完善、阵地稳固、特色明显、业绩骄人的党建+思政育人“双强型”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二、重点举措

1.凝练深化“三个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

强化政治建设,筑牢根基显忠诚。直属支部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党支部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围绕“支部建设规范化、学习教育常态化、党建工作实效化”,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突出党性锻炼,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加强理论学习,鼓舞斗志明方向。建立健全支部常态化学习机制,持续利用“学习强国”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党员“学习积分”争先活动;开设“望道讲堂”,邀请专家进行“导学制”经典读书会、专题讲座、前沿理论讲解等;贯彻落实“党员教师讲党课”制度,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特长与优势,政治理论学习永远在路上;着力发挥党员教师的专业优势,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党的理论宣传和宣讲为抓手,着力打造党建与教学、党建与社会服务“双融合、双促进”的基层党组织,支部党员教师金炜和李子航分获2020年浙江省基层理论宣讲成绩突出个人和2023年浙江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2.持续推进“三个融合”:思政教学与思政工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线上阵地与线下阵地融合。立足直属支部思政教育优势,以“浙江省思政教育名师工作室”为前沿阵地,强化思政教学主渠道作用,开发多元实践教学载体,创新思政“第二课堂”大舞台,推动思政教学与思政工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线上阵地与线下阵地深度结合。直属支部思政教师创新载体,指导学生通过短文、诗歌、漫画、快板、三句半、微视频、创词谱曲、微电影、舞台剧等多样化的形式,打造时尚性、吸引性、教育性兼具的思政实践教学“金课”。连续举办四届“望道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展演活动、举办“文明微记录,校园拍客行”主题大赛活动、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承办“传承百年信仰 争做时代新人”信仰对话活动、承办“红船从‘浙’里起航——革命文物进高校”大型巡展活动等,师生同学同创同行,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承者、党和人民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的践行者。直属支部创设“望道行”微信公众号,将线下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融入线上,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云平台,师生共同维护运营,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粉丝总数已达两万余人,发表推文七百余篇,累计阅读量近三十万次。

3.激励加强“三个争先”:人人争做教改先锋、育人先锋、服务先锋。直属支部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立“四课”制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直属支部持续开展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共建,推动党建经验和资源共享。直属支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承接老年大学“退休不褪色”项目等,以红色文化辐射引领社会。支部教师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走进乡村文化大礼堂、走进企事业单位,送党课到基层,贴近群众和实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获批“义乌市宣讲名师工作室”,累计开展宣讲500余场,开展科普活动50场,受众达30000余人,得到多个新闻媒体平台报道,以“样板”担当为地方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三、主要成效

1.锤炼出一支卓越团队。直属支部班子组织健全、政治坚定、清正廉洁、坚强有力;支部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突出政治功能,打造党建和业务建设两手抓、两手硬,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2.完善了一套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三会一课”制度落地生根,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形成可推广、有实效的支部党建工作机制和制度。

3.拓展了一片活动阵地。注重加强党建线上线下“双阵地”建设,积极开拓“望道行”微信公众号网络新型阵地,拓展一批线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将运营平台、宣传阵地、展示窗口等功能集于一身,打造了望道行实践教学中心,成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战斗堡垒。

4.打造了一个标志性党建品牌。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建成和完善了内涵丰富的“望道行”党建品牌,包括“望道行”系列思政实践教学项目、“望道行”微信公众号、《望道行》刊物、“望道行”宣讲团等多元载体,构建了“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社会服务”一核引领三融的良好局面。

5.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守好学校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构建学校大思政格局,在基层党建、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出精彩,做出示范。支部党员教师连续三年荣获浙江省“思政星课堂”——我最喜爱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荣誉称号。此外,支部党员教师还荣获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两项,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一等奖一项。

(审核 何淑贞 编辑 樊航旭)